#桃酥餅 #合桃酥
相傳在唐元時期,有一位農民將自家帶來的麵粉攪拌後直接放在窯爐表面烘焙,由於常年咳嗽,平日常有食用桃仁止咳的習慣,故在烘焙時加入桃仁碎末。 其他瓷工見此做的乾糧易於日常保存和長途運送瓷器時候食用,便紛紛仿效,因並取名「桃酥」。
往年去港、澳地區旅遊時總會帶上幾盒小桃酥餅,作為伴手禮,想念那外皮誘人的金黃, 裏頭一層層的油酥酥鬆得不得了,一咬下去碎屑便掉了滿地,傳統的桃酥得用豬油,不過貝妞媽用無鹽奶油替換,味道一樣干、酥、脆、甜。
📌昨兒個影片做到睡著,這邊補上全材料明細如下:
碎核桃50g
低筋麵粉250g
無鹽奶油150g
糖110g
小蘇打粉3g
泡打粉4g
一顆蛋